開箱「財務規劃師 」分享使用CFP一年心得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在美國生活的我們開始收到各種稅表的時候,也是每年一次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財務事務上的時刻。反思去年的財務決策,我們首次開始使用「財務規劃師」,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是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如果你也想對財務有更多「掌控力」,這篇文章也許能幫助到你。
本篇感謝 Tom Lin 與我共筆完成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在美國生活的我們開始收到各種稅表的時候,也是每年一次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財務事務上的時刻。反思去年的財務決策,我們首次開始使用「財務規劃師(aka財務顧問)」,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是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因此,想趁此機會與大家分享我們的心路歷程。如果你也想對財務有更多「掌控力」,這篇文章也許能幫助到你。
這裡提到的財務規劃師是指在美國擁有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資格的專業人士。
Tldr:我們在2023年2月開始與一間財務顧問(CFP)公司合作,這家公司叫Merriman。現在是2024年,回顧這個決定,我認為這是我們去年最好的決策之一。
想法萌芽
這個決定的起源要追溯到前年的10月,那時我們剛看完一本對我們影響深遠的書《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書中提到,若要提升格局,就是要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在執行面,其中一項建議是「視情況delegate給專業人士」。
當時的我們,正處於工作的第五年,家庭、購房、事業都相當順利,疫情後首次的旅遊也讓我們從歐洲蜜月歸來,深刻體會到花錢帶來的快樂。同時,我們也意識到多年來積累的財務和稅務疑問並非我們的強項,處理起來也興致缺缺。
在審視生活的各個方面後,除了運動、旅行計劃和經營遠距的親子關係外,我們發現沒有其他可以歸類為「長期且重大」議題的事情,因此開始探索如何處理財務議題。
此前,我們一直是走能省則省的理財路線。歐洲旅行之後,我們開始思考:「錢應該是帶來快樂的資源,我們該如何長期且有效地管理它?」這引發了兩個問題:花太多,會擔心退休時資金不足;花太少,則可能錯過探索自我的機會。另外,財務通常不是一個容易與朋友討論的話題,主要是因為每個人的情況差別實在太大。
做決定的過程
TLDR:從2022/10月開始思考「找財務顧問」這件事,到2023/2月最終簽約,其中總共聯繫三家,面談兩家,最後針對我們目前使用的這家做了一個Reference Check。
公司內部資源
雖然最後我們是找到了財務顧問為解決的方法,但在一開始我們想尋找的比較像是「一站式解決所有財務疑惑的地方」,並不限於財務顧問,也可以是一個軟體或是交流平台。
根據這樣的問題陳述,我們首先考慮的選項是尋求公司內部的資源。由於我們公司同事的薪資福利結構相似,Tom在蘋果公司工作,我們先從公司內部的Slack平台尋找資源。經過一番搜尋,發現大多數資源只是分享小Tips,唯一提到的選項的是一個已經不再運作的平台Facet。
上網做功課
意識到這是Facet已經沒有在營運後,我們開始在網上搜索我們當時的財務疑問:「我有部分收入是RSU,我該如何計算我的年收入,以避免超支?」
當時,我們找到Merriman的公司網站的一篇blog,內容講到他們如何幫助一對在Amazon的夫妻管理以RSU作為收入的一部分。閱讀完這篇文章後,我們就決定預約諮詢。因為他們有為FLANG的客戶提供服務的經驗,讓我們覺得有信心,而且這公司使用Calendly預約會議,給我們留下了重視客戶服務且tech savvy的印象。
朋友推薦
除了上網查之外,我們也向朋友尋求口碑推薦。當時一問之下,唯一有使用的是一位先生是美國人的朋友,她跟隨夫家使用多年的CFP,當時也有聯絡,但由於這家比較不Tech Savvy,我們最後沒有跟他們合作。
服務流程:簽約前的免費評估與諮詢
評估的過程包括三個階段:Exploration Meeting、Planning Meeting和Implementation Meeting。在最初的Exploration Meeting中,你會被問到一系列你對財務觀念、困擾的問題,這些都是通過Zoom進行的。通過「診斷」你的情況,FA也會決定你是否是一個”good fit”,是否願意收你為客戶。
在最終簽約前,我們做了一個Reference Check — 請他們安排一個Apple的員工與我們面談,而他們也答應並完成了。
收費方式
收費方式是根據管理資產的1%收取管理費。費用每個月從投資帳戶直接扣除,每年總計為1%,合約是以月為單位的,隨時可以解約。大多數顧問還設有資產的最低門檻。
儘管1%聽起來不多,實際上的金額可能比預期的要大。這時,你可能會問:那這樣值得嗎?
對我們來說,財務規劃師最大的價值,不是在於能夠給我們多好的投資報酬率,而是當我們遇到財務相關的疑問時,他能簡白地回答,並且有憑有據,如果有需要打破沙鍋問到底,顧問也能做到。這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需要強大的團隊和廣泛的知識才能做到。光是這點,對我們來說就是巨大的價值(不確定的人可以試著計算一下自己的hourly rate)。作為移民,我們不了解美國的退休規劃和財務工具,也沒有親友可以諮詢;有一個可靠的信息來源可以討論,比自己查找Google然後一知半解要有效率得多。否則,因為查到的信息不確定,或是複雜到頭昏眼花,從而綁手綁腳不敢行動…這就是過去五年我們的真實血淚經驗。
回想幾週前的年度客戶反饋會議上,我們輕鬆地告訴Scott:
「有了他的協助後,大幅減低對於錢的焦慮,甚至改善了伴侶之間的關係」
當時找CFP的顧慮
在考慮的過程中,最大的顧慮就是語言溝通,因為我們考慮的CFP選項中,都是英文母語人士。雖然矽谷已是移民的城市,大多數當地人都已經習慣接受文法不完美、he/she不分的英文,會努力去聽懂你想表達的意思。但我(Sherry)的公司就相對本土一點,許多同事不會努力去聽懂非母語人士的英文,會露出一個:「你到底在說啥,我聽不懂」的臉。我們一直擔心財務顧問會以這種姿態對待我們,因此擔心選擇美國人作為CFP可能不是一個好選擇。
使用一年下來的心得是,我們合作的Scott非常用心在語言上下功夫,他不但把事情解釋的老嫗能懂,也會透過不斷地幫我「換句話說」,以確保他真正聽懂了我們的意思。我們後來得知,Scott曾在印度生活兩年,這段海外經歷讓他對這個世界有更大的包容性,以及能理解不同文化的人對於價值觀的差異。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一開始的對談中,就覺得他值得信任。
CFP究竟提供什麼服務
很多人會誤以為CFP的主要功能是投資,但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事實上,CFP的的服務不容易解釋,因為他們銷售的是對財務的「掌控力」。這種服務的特點是「做得好你沒感覺」,可以說 Everything just works,複雜的問題到他們手上都會變簡單。最後你獲得的感受就是「心情變輕鬆」,長期而言,持續做出正確的財務決策對累積財富有顯著影響。試想:一年又一年不斷做出正確的財務決定,二三十年累積下來就很可觀。
他讓你在專注追求夢想時,可以讓你所賺的錢更好的累積與成長。
CFP是會賣你產品嗎?
他們不會向你銷售產品,但他們有一個高質量的network,包括保險代理人、遺產律師、CPA等,可以提供服務和報價。
為什麼我們會相信Merriman
在上文決策的過程已經提供了一些信任Merriman的理由。例如Reference Check、他們成功通過我們四次的會議(面試)中提出各式各樣的考驗及問題。此外,還有幾個關鍵因素影響了我們對他們的信任:
- 有實體辦公室:這讓我們覺得更放心。
- 有同公司的Reference:這點可以說是80%信心的來源吧!他們安排了一位在蘋果工作的現有客戶與我們進行了一小時的視訊面談。 PS.這位員工已經在蘋果工作10+年了…
- 沒有強迫我們做出決定,只是進行禮貌和專業的跟進。
- 專業的信件和會議禮儀:每次與Scott開會,他總是表現得非常專業。
- 公司的規模和名聲,以及知道有一個團隊在協助我們(包括助理、數據分析師和客戶顧問)。
結語
如果新的一年你再也不想再對自己的權益跟資源一頭霧水,例如high yield savings account, backdoor IRA, 公司保險及福利, 401K, 員工認股…而是一封郵件就能召喚一個神隊友處理你跟你伴侶都不愛處理的財務疑問(這裡特別揮手我的設計師朋友們 😆 Seriously 誰喜歡被一堆財務議題搞得暈頭轉向),不妨趁這個機會和財務規劃師聊聊,看看他們是否能幫到你。
小提醒:請愛用Fiduciary Financial Advisor
如果你正在考慮聘請CFP,請確保他們是具有Fiduciary責任的Financial Advisor。因為只有在獎勵機制是正確的情況下,才可能有正當的動機作出建議。因為Financial advisor名詞的濫用,銀行內部提供的免費FA服務通常是通過銷售產品獲得佣金,所以不一定會做出對當事人最適合的建議。
相關連結
🔷 我們使用的財務規劃師CFP公司:https://www.merriman.com/
🔷 與我的財務規劃師Scott預約coffee chat:https://calendly.com/scottatmerriman/virtual-coffee (PS這不是業配,財務規劃這行業在美國是規定不能有推薦獎金的)
前文有提到的另外兩家CFP:
🔷 FLOW:https://flowfp.com/
🔷 Wealth Analytics:https://wealthanalytics.com/
以上資訊歡迎朋友自行聯絡,如果你不確定你問的問題是不是CFP可以回答的,可以FB、IG或Email問我,或者希望我幫忙對接破個冰也行,我個人覺得財務顧問這行有人介紹比沒人介紹好,他們喜歡做口碑客戶。
後記
提筆寫這篇文章,主要是希望可以幫助周遭好朋友了解這樣的專業資源,同時也幫助我們反思這個決策對我們的價值。作為移民,真的有很多資源是因為「不知道」而沒有去使用的,例如我美國人老闆就是從大學就開始使用會計師和CFP,這些資訊都是他從家人和親戚那裡了解到的,而我們沒有家人在美國,自然很難接觸到這些資訊。
也因此儘管這個話題比較敏感,多多少少暴露我們個人隱私,我們還是希望可以分享給大家。如果朋友們有任何反饋或指正,都非常歡迎(可以考慮使用三明治🥪反饋法,年紀大了容易玻璃心☺️)
感謝耐心閱讀!新年快樂各位朋友們~
Tom Lin and Sherry 下台一鞠躬